期刊封面

干部学刊论文写作方法(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)(6)
主持“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画作品展研讨会”;
主持第四届美术长安论坛;
主持书协“首届敦煌书坛”;
主持“翰墨青州高峰论坛”;
《艺舟双楫——李一书法展纪录》印制出版;
《李一自叙》由山西出版社出版;
2015年当选第七届书法家协会理事;
任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;
任《大百科全书》第三版(网络版)美术卷书法学科主编;
任第二次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小组成员;
主持“建构当代美术评价体系研讨会”;
主持中央文史馆书画院“翰墨载道——书法与儒释道思想研讨会”;
主持南宋书法学术论坛;
主持“当代画博士论坛”;
主持美术太行论坛;
“高山仰止——历代尊孔诗文书法展”在孔子研究院举行;
由艺术研究院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“一以贯之——李一书法展”在浙江美术馆举行;
参加艺术研究院导师博士联展;
《李一书迹》由青年出版社出版;
《高山仰止——历代尊孔诗文书法展作品集》由青年出版社出版;
博导文丛《一画心源》由文联出版社出版。
如何在三年内速成笔杆子?
在一个小单位写材料,经过三年努力是应该能成的。但如果在一级党委政府写材料,除非天赋异禀天生吃这碗饭的,三年也就能达到勉强会写的水平,想成为真正的“笔杆子”基本不可能。要成为“笔杆子”,至少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:
第一,要培养自身格局。这是文字高手的必备条件。能成为“笔杆子”的,都是有思想的人。一个人云亦云的人,充其量做个文字匠。古语讲:“胸中有丘壑,下笔如有神”。丘壑就是格局,格局就是你的眼光、视野,人的格局就是:站多高,看多远。只关注地上那点吃食的鸡飞不过地面三尺,只有心里和眼里装满山河天地的雄鹰,才能自由地翱翔万里蓝天!在一个单位写材料,如果只关注内部这点事,怎么写材料也就那么回事。想成为高手,必须高屋建瓴,国际局势、国内动态、相邻地区、兄弟单位,国家大政方针,省市上级政策,不说了如指掌,起码能说出个一二三。做到这一点说难也难,文字高手都是读过很多书的,古今中外,天文地理,有句话叫“功夫在诗外”。习很多讲话都是旁征博引,不读书你连意思和出处都不明白。说不难也不难,现读书来不急,起码新闻联播、参考消息、等等,多加关注、多多学习是可以做到的。
第二,要尽快熟悉情况。题主说了要写东西就得上网查,如果凭空写就一点思路没有。这就是头脑空空,不熟悉本单位工作的结果。北宋大画家文与可,画竹子可是下了很大一番苦功。他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,无论春夏秋冬、阴晴风雨,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,记录竹子在不同情况下的状态。时间久了,竹子在不同季节、不同天气、不同时辰的各种形象,都深印脑海。只要提笔在画案前一站,平日观察到的形态各异的竹子就好像在眼前一样。所以每次画竹,他都非常从容自信,画出来无不栩栩如生。诗人晁补之夸他:“与可画竹时,胸中有成竹。”写材料,也得这样,得对本区域本单位方方面面的工作非常熟悉。不说和科室人员那么精通,起码不离十。否则,不管是总结也好讲话也罢,只能感觉没东西写。做到这一点不难,平时多跟科室请教,经常读读过去的材料,行业领域内的报利杂志、网上的相关资料都多多收集。收集完了平常多看,各项工作在脑子里都得有印象。做到这一点,不说材料有没有高度,起码你有东西可写。
第三,要经常进行练习。写材料写材料,不写不练肯定不行。那要怎么练?现在比较方便,网上有各种材料,日常工作中有材料任务时,拿过来模仿就是了。模仿不是抄袭,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,但也要看你会抄不会抄。别致的观点可以抄,好的结构可以抄,充满哲理的句子可以抄,就是不能成段成章的抄。抄的过程把别人的话变成自已的话,话多好呀,同样的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,慢慢琢磨就是了。光抄还不行,还得有意识地训练。比如写讲话,上边开个会,会上的领导讲话你先不要看,自己琢磨如果你写会怎么写。一条条列出题纲,想写的大体内容,然后看讲话对照人家的,看内容上有什么偏颇,结构上一层纲二层纲有什么差距。这是培养写材料的整体思维。常了多了,你就知道一个讲话应该怎么写了。
第四,要学会换位思考。材料毕竟是服务工作、服务领导的。你虽只是个写材料的,但站位必须要高。经常有领导批材料不好,首先就说你高度不够。为什么?你没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想事情部署工作,自然缺高度。这就要求写材料者,必须学会换位思考,站在领导、上级或全局角度看待问题、分析问题、安排工作。领导在工作中最关心什么、不满意什么,你得做到心中有数。这个不仅是写好让领导满意的材料的基础,对自己今后干工作也非常有用。在领导身边,不学几招领导看待事物的眼光、解决问题的方法、安排工作的要求、待人接物的风度,那活该你一辈子写材料。
文章来源:《沈阳干部学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sygbxk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7/23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