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封面

“村民都安全我才安心” “一肩挑”干部挺着“
通讯员:宋讷
转移过程中,有几名老人不放心家里养的鸡鸭,怎么也不愿意到安置点暂住,项巍巍也不恼,耐心坐在老人们身边劝导老人,并陪着他们帮助喂养好鸡鸭,还向老人们承诺次日上山帮他们做好鸡鸭的喂养工作。见状,老人们这才放心地跟大家一起下了山。
半天转移56人
和项巍巍一起的,还有23周岁的驻村干部蔡梦梦。一个临产孕妇、一个小姑娘,冒着大雨、撑着雨伞、互相搀扶,她们和社区干部、村干部,一起挨家挨户走到需转移安置的村民家里,耐心劝说,努力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,用心用情做好疏散转移安置工作。该村转移名单共有32户56人,一趟趟的奔走,当天上午实现了应转尽转。
考虑雨天路滑,出行困难,加上道路狭小,大巴车无法到达,项巍巍根据往年经验和现实情况,预约了两辆9座面包车,为村民转移提供“交通专线”。
蔡梦梦说:“这是项巍巍的第一胎,本来她是打算请产假的,但是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放心不下,尤其防汛防台又关乎群众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。她真是太尽心了,安全转移人员后,我们劝她回家休息,可她不听,又主动去安置点清点人员,确保不漏一人、不落一户,全力保障每一个村民的安全。”
村干部说,他原本在企业上班,不放心扑在一线的妻子,也加入到劝导、接送、安置点服务工作中。比如在避灾安置点陪着,提前整理床铺,收拾安置点,帮助服务村民。
“你好,阿伯,我们转移到山下安全位置。”9月4日上午,在乐清市大荆镇叶家垟村下六坪,77岁老人陈米法正和村干部僵持着,该村挺着大肚子的“一肩挑”干部项巍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。近一个小时的“拉锯战”后,老人终于携老伴,在项巍巍的搀扶下,坐着面包车从半山腰前往山下的避灾安置点。
蓝媒联盟?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:陈海燕?
当前,为全力做好第11号台风“轩岚诺”防御工作,处于围产期内的项巍巍放弃休产假,坚守在村里,靠前指挥,动员村民转移到避灾安置点。她说:“既然担任了村里领头羊,我就要承担起责任,村民都安全我才安心。”
这么和谐的场面,谁能想到,当天上午,他们曾在村里劝说了一个多小时。陈米法说,村干部、驻村干部上门劝说他们去下山,可当前,风不大、雨不大,他们住惯了家里,不想转移。
据悉,项巍巍出生于1989年,今年33周岁。曾在长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、环宇集团有限公司任职,2020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时,她被高票推选。叶家垟村地域面积较大,多以山地为主,地质灾害易发。在外人口多,人口居住分散,遇到防台、防疫等工作,她都全身心投入,尽最大努力完成。
“阿伯,这里吃的用的都有,你们有什么需要就说一下。”项巍巍一边和他们聊天,安抚他们的情绪,一边还给他们提供指引服务。
9月4日17时许,叶家垟的避灾安置点开始忙活了,鸡翅、冬瓜、豆芽、狮子头等丰盛的菜肴端上来,村民们排队打菜,享受美好的晚餐。在志愿者服务队伍中,有一个特殊的对象,他是项巍巍的丈夫,在现场引导村民,分发餐盘。
“对我村造成影响的灾害主要有台风和山洪,防汛防台重点风险隐患有屋顶山塘、地质灾害重点风险防范区、小流域山洪共3类。防台是村里的重点工作,一点也马虎不得。”蔡梦梦说,此前,该镇、社区干部纷纷劝说她台风期间不要出门,项巍巍却表示,台风来临,身为叶家垟村“一肩挑”干部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她绝对不能退缩,只有亲眼看到每一名村民转移到达安置点她才能真正放心。她全程参与,前期准备物资、动员通知、现场转移、安置点清点人员等工作。
“因部分村民在山上养殖,山上信号较差,无法电话联系,所以只能一趟趟去告知村民转移。有几个年纪大的老人,不愿意离家,我们耐心和他们做好沟通,帮助他们喂养好家禽后再接到安置点。”项巍巍说。
专车接送全程服务
叶家垟村地处大荆镇西北部,村庄三边是山,由原上六坪村、原下六坪村和原叶家垟村三村融合而成,其中,上六坪和下六坪都在山上,易受山洪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。
“虽说是台风,可我压根不想去安置点,看着她挺着那么大的肚子,去我房间帮我整理生活用品,我真的挺感动的。说白了,她也是为了我们好。”陈米法感慨地说,他和老伴到避灾安置点后,那里已经铺好了凉席,有吃的有用的,各方面考虑得都很齐全。
文章来源:《沈阳干部学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sygbxk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5/2351.html